初唐棋客

笛笛在下

首页 >> 初唐棋客 >> 初唐棋客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为王 重生之战神吕布 抗日之特战兵王 超级兵王 明末边军一小兵 初唐房二传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花豹突击队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摄政大明 
初唐棋客 笛笛在下 - 初唐棋客全文阅读 - 初唐棋客txt下载 - 初唐棋客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章 这戏赶上了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张思远以前阅读过“三言二拍”,对其中的一些故事印象深刻,考虑到韩家情况,选择了“初刻”中的第一篇故事。

“三言”,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即明代文学家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后来的《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作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一些故事,如“唐解元一笑姻缘”、“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被后世不断改编成戏曲、电视、电影等。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可能是周星驰出演的《唐伯虎点秋香》和赵雅芝出演的《新白娘子传奇》。

而张思远选择文若虚这篇故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故事内容写的是泛海经商,韩家同是商人,自然熟悉易懂。

第二,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此故事非常新奇:出海、南洋、蛮夷、鼋化成龙的龟壳和夜明珠。

第三,故事里透露的对命运的看法:要知足、随缘、豁达。

老夫人已经重病在床,病痛缠身,此时讲这样的故事、这种命运观有助于安抚她的心态。

乐观祥和的心态,有利于病情好转。

眼看离午餐还有些时间,张思远又说道:“老夫人,我这儿还有一个段子,您可想听?”

“哦,想听,想听。”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阶前。人人夸我潘安貌……。”【注1】

这是黄梅戏《女驸马》经典唱段《为救李郎离家园》,很多名家名角唱过,很多比赛参赛者以此作为参赛作品。

黄梅戏经典唱段很多,但喜庆性的经典唱段并不多,所以黄梅戏上春晚时,十次就有七次是这一段,从而成为黄梅戏里上春晚次数最多的唱段,故而也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又因为这曲戏比较喜庆,且是圆满结局,韩老夫人重病在床,听听这种喜庆又离奇的这部戏,有助于愉悦心情,所以张思远提前推出来。

黄梅戏形成于皖西南,正是这儿的本地戏,用的是当地方言,所以韩家一听就懂,听着亲切。

幸运的是,此时已经开始了科举,如果穿越早几年,这一段还真不好唱。考状元?什么状元?科举状元?——没听说过!

第一位科举状元产生于唐武德五年(注:622年),离现在才4年多。

所以,这戏赶上了。

当然,唐代状元不是皇帝钦点,所以不像后世那么受尊崇,影响力不高。别人询问时,还需要圆一下——经典戏不想修改。

至于张思远这一段唱得好吗?

“味道不够清新自然!”

这不是别人的评价,而是张思远自己的评价。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黄梅戏是用真嗓演唱的,所以这一段要用纯正的女声演唱才更加好听。张思远是收着嗓子,用女声演唱,自然是假嗓演唱的,相当于男旦。

黄梅戏早期时候,是有男旦的,男性扮演女性角色进行演唱。但张思远觉得真嗓更自然,更有韵味。好在张思远的假嗓演唱,是县剧团里当家花旦教的,有较高的专业水准。

真嗓,也叫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就像我们平时唱流行歌曲一样,只不过戏曲要求更高而已。

假嗓,也叫小嗓、二本嗓。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京剧旦角、小生的演唱用假嗓。

当然,一些人,京剧、黄梅戏、越剧等都分不清谁是谁。

但如果听过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刚好遇见你》就能瞬间分清。两首歌里都用了真嗓和假嗓,戏曲女声那部分,声音尖尖的,那就是假嗓演唱。

“小郎君,这是什么戏?怎么从未听闻?”老夫人问道。韩家人也全是好奇不已。

他们没听过黄梅戏,自然不知道女性真声才更好听。

但当下,只有张思远会唱黄梅戏——除非还有其他人也穿到初唐了。

“这是我琢磨出的一个唱段。”张思远只能厚颜无耻地说道。

“那小郎君你再唱些。”

“老夫人,小子还在琢磨中,还需要些时日。等后面有新段了,到时再唱给您听。”

“好,好。——二郎啊,你要多些赏钱。”张夫人对韩武说道。

“儿知道。”韩武回道。

谈了一会儿,到了午餐时间,众人散去。

出房门后,韩武热情地跟张思远说道:“张郎,你刚才唱的那个好听——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你一定要早日把这部戏全部编出来啊。”

“韩公谬赞了。不过,实告韩公,这戏已有全版,我之所以说还在琢磨,尚未完成,是想让老夫人多些期待。”张思远说道。

韩武听后,沉默一阵后,拱手弯腰道:“韩某拜谢。”

张思远赶紧还礼。几个月来,张思远对这个时代的礼仪也熟悉了一些。

“张郎,如果不嫌弃,以后你就叫我韩二叔好了。”韩武说道。

“韩二叔厚谊,小子岂敢不从,小子给韩二叔见礼。”张思远拱手行礼道。

“哈哈,贤侄,这边走。”

在后世现代化社会,戏曲上升到艺术,不再流行,成了少数人的爱好。而在这古代农业社会,戏曲才是流行的,才是最受欢迎的。

到了下午,韩武——现在要叫韩二叔了,送给张思远一贯钱。

离开韩园,张思远打道回山。说书唱戏这块,基本稳定下来,酒肆和韩家两边跑就是,其他的就不接了。毕竟收入可观了,想赚大钱就算了。县城只有这么大,消费能力只有这么多,说书唱戏赏钱的空间有限。要想赚大钱,需要换个方式,或者去更广阔的空间。

唱戏这块,先专注于黄梅戏,毕竟黄梅戏是本地戏,易于接受。

昆曲、京剧、越剧就算了,唱了他们未必听懂,昆曲、越剧如果改用青龙山方言演唱,那是什么味道?

张思远没打算试。

越剧曾经尝试普通话演唱,但味道差了很多,后来放弃了。

有时,戏曲演唱所依赖的方言,既是它的灵魂与味道所在,也是它传播的难点所在。

注:

黄梅戏《女驸马.为救李郎离家园》唱段,推荐马兰、韩再芬等名家名角演唱版本。

喜欢初唐棋客请大家收藏:(m.2018xs.com)初唐棋客2018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山沟皇帝 心给他,钱给我 赘婿当道 从执教皇马开始 快穿之妲己是个坏女人 神话版三国 仙门小师姑 超品相师 北宋大丈夫 全方位幻想 美女赢家 腹黑王爷:厨神小王妃 异界之极品奶爸 仙门走出的男人 重生之都市狂仙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毒医娘亲萌宝宝 民调局异闻录后传 渡异录 无限修仙 
经典收藏 镇守边关的皇子 汉末之争雄靠种田 搅和大宋朝 汉末一闲人 冲天皇帝传奇 摄政大明 唐朝工科生 持秦 只是兵 我在大明干餐饮 封侯 一生为将 三国吴苟 大学士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唐朝现代人 相信我,我真的是个学渣 末日之最终战争 鹰扬英格兰 追逐元记 
最近更新 我为王 重生之战神吕布 抗日之特战兵王 超级兵王 明末边军一小兵 我在亮剑当战狼 初唐房二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 带着仓库到大明 庶子风流 超级兵王 花豹突击队 神话版三国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摄政大明 乱清 娇妻如云 奸臣 大官人 
初唐棋客 笛笛在下 - 初唐棋客txt下载 - 初唐棋客最新章节 - 初唐棋客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